
玉米纖維也稱聚乳酸纖維或者PLA纖維,它是以玉米、小麥等淀粉為原料,經發酵轉化成乳酸再經聚合,紡絲而制成的合成纖維。玉米纖維最早誕生于1948年,當時屬于玉米蛋白質纖維,產品名稱為“維卡拉”。
1998年日本長野舉辦第十八屆冬季奧運會,日本一家企業將玉米纖維制作的各種服飾產品借機進行展示。一時間,玉米纖維這種新纖維材料立刻引起轟動。我國玉米纖維的研發起步比較晚,目前不論是已經建成或者是正在建的項目普遍都存在規模小,產量低的情況。不過,由于玉米纖維既具有化學纖維的特性和天然纖維完全生物降解的特性,又具有廣闊而縱深的下游產業鏈。所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內紡織服裝企業將發展方向轉到了玉米纖維及其產品的生產和研發上來。
眾所周知,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環保的問題也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在全人類對環境、安全、健康迫切關注之下,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已成為必然趨勢。然而,我們使用的傳統纖維除了天然纖維之外,基本上都來自于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是有限的,并且生產、使用這些纖維所產生的廢棄物給我們的環境也帶來了很大的污染。
玉米纖維作為新型纖維大家族中的一種,其特有的生物可降解性更使它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所謂的生物可降解性纖維,學術上來說就是是指在一定時間和適當的自然條件下能夠被微生物(如細菌、真茵、藻類等)或其分泌物在醇或化學分解作用下發生降解的纖維。簡單地說,就是這種纖維在自然條件下,無需加入其他化學等元素只需要給予其一定的環境(如溫度、濕度等)利用微生物讓其在一定時間內能自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隨后,在光合作用下它又能成為淀粉的起始原料。
另外,就玉米纖維來說即便沒有微生物,只要有一定的濕度也可以降解成乳酸單體。同時,將其進行焚燒處理也比較干凈。燃燒時與紙張、纖維素、碳水化合物等比較相似,由于不含氯、芳香烴等產生的有害物質很少,僅有一點粉塵。
我國是紡織工業大國,紡織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同時,我國又是纖維消費的大國。但是,人工合成的化學纖維,難以降解,已經成為了新的環境污染源。作為我們生產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纖維材料,其廢棄物如何處理也開始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傳統上,我們主要采用再生法、燃燒法,甚至就是直接棄之于野。這種情況跟臭名昭著的塑料袋“白色污染”非常相似,但一直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據了解,目前行業內公認的最佳處理方法就是降解法,而其中生物降解法又以其成本極低、效果好堪稱翹楚。于是,玉米纖維就自然而然的引起了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各方的關注。玉米纖維除了可自然降解的特點之外,還有極好的懸垂性、滑爽性、吸濕透氣性并且富有光澤和彈性。將玉米纖維與棉、羊毛等天然纖維混紡制成新的紡織產品。其具有良好的形態保持性、較好的光澤度、絲綢般極佳的手感和快干效應,集挺括、彈性好、光澤美的效果于一身。
浙江旭日纖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玉米纖維FDY與玉米纖維DTY,了解更多產品詳情,歡迎點擊圖片左下方的閱讀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