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出臺兩化深度融合的戰略部署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指明了方向。隨后的五年,是出臺支持兩化深度融合相關政策最密集的時期。
浙江旭日纖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經營: 丙綸FDY絲、丙綸超細旦絲、丙綸細旦絲、細旦丙綸絲、丙綸超細旦長絲、細旦FDY絲、丙綸絲、丙綸高強絲、丙綸工業絲、丙綸普強絲、高強丙綸絲、丙化長絲、FDY超細旦絲、丙綸FDY絲、滌綸色絲、300D滌綸色絲、滌綸絲、玉米纖維、玉米纖維DTY、玉米纖維FDY。
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突出了兩化深度融合主線。該文件指出,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明確了兩化融合在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中的重要地位,也是我國制造業所要占據的一個制高點。
2016年7月,中辦、國辦發布了《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簡稱《戰略綱要》),立足于我國信息化建設進程和新形勢,明確了新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基本方針和重大任務,從增強信息化發展能力、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三個方面對未來信息化發展方向做了明確規劃。其中,“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的相關內容與紡織信息化最為密切。
隨后,政府各個部門高頻度地出臺了《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從多方面對兩化深度融合進行引導,也為紡織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戰略性的指導。
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取得重大進展。產品設計信息化推廣面廣。CAD等技術趨于成熟,在紡織各個行業應用已經成為常態。這五年,在三維人體測量、服裝人體數據庫、虛擬試衣等技術支持下,基于互聯網環境、面向個性化定制的服裝設計逐步推廣;CAD與CAM的接口技術及相關標準取得進展;紡織品顏色及相關工藝的數字化管理進一步深入;織物花型設計與服裝款式設計有了結合的嘗試;PLM得到應用,在綜合集成方面發揮了作用。
智能制造成為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成為行業信息化新的重點領域。《中國制造2025》發布之后,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重點領域,各級政府也將其作為做強制造業的抓手,給予了各種形式的專項支持。工信部、財政部印發《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明確了 “十三五”期間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十大重點任務,并從2015年開始,每年設立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專項,評選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山東康平納、青島紅領、寧波慈星、江蘇大生等十幾家紡織企業相繼入選。
定制化服務新模式不斷創新。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個性化定制模式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青睞,并逐步走向實際應用。定制化服務作為制造業服務化轉型的重要創新模式,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互聯網技術的行業應用走向深化。五年來,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空前普及。在國家政策推動下, “互聯網+”更是異軍突起,成為產業界乃至全社會的關注點。紡織行業深化互聯網應用,給傳統產業模式帶來深刻變革。大數據應用開始起步,已經用于紡織品服裝的精準營銷和需求定位, 行業層面的大數據信息服務平臺也在籌建中。在企業層面,ERP系統中積累了大量數據,與物聯網、社交網絡等其他來源數據形成龐大資源,對企業的經營決策和預測意義重大。
浙江旭日纖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經營: 丙綸FDY絲、丙綸超細旦絲、丙綸細旦絲、細旦丙綸絲、丙綸超細旦長絲、細旦FDY絲、丙綸絲、丙綸高強絲、丙綸工業絲、丙綸普強絲、高強丙綸絲、丙化長絲、FDY超細旦絲、丙綸FDY絲、滌綸色絲、300D滌綸色絲、滌綸絲、玉米纖維、玉米纖維DTY、玉米纖維FDY、丙綸FDY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