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河南紡織業進入傳統銷售旺季,各種類型棉紗銷售勢頭良好,不僅訂單不斷,而且庫存保持低位。在大好形勢之下,有的紡企全力開工生產,甚至計劃擴大生產規模,有的紡企卻面臨越來越大的生產壓力,讓人不禁感嘆馬太效應進一步顯現。
上周,中國棉花網記者一行來到河南紡織集聚區調研,走訪的小型企業規模在1-3萬錠,原料周轉期均保持在1個月以上,保持滿開機生產狀態。在生產旺季,唯獨讓企業頭疼的是棉紗利潤微薄。這類企業紗線產品均為普梳24-32S,國內競爭壓力大,一旦價格不合適,下游織布企業隨時可以更換原料客戶。以普梳32S為例,價格基本在23200元/噸左右,除去棉花原料和人工、電費等生產成本,企業利潤有限。受訪企業說:“如果各方面成本控制較好的話,也就賺個下腳料的錢。”
在這次調研過程中,紡企表示棉紗都是銷售給老客戶,新開發客戶難度較大。從4月1日開始,下游織布廠采購棉紗時每噸下調200元/噸,面對這樣幅度的調價,盡管企業壓力較大,也只能接受,否則就有客戶流失的風險。如果后期棉價持續保持低位,一旦突破了盈虧平衡點,企業只能選擇停產。
中國棉花網記者發現,河南大型紡織企業生產實力雄厚,依靠過硬的產品質量,不僅棉紗全部現款結算,而且訂單已經排到了3個月之后。由于生產的棉紗各項指標都遠高于客戶需求,很難被其他廠家替代,因此具備很強的競爭力。另外,河南紡織原本都以純棉紗為主,但這次走訪發現,不少有實力的企業也開始生產混紡類產品,差異化將成為其今后發展的重點。在棉紗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市場環境中,原先依靠拼成本的生產模式逐步被淘汰,質量將成為企業能否立足的核心點。當地企業兩極分化的格局還將持續。
浙江旭日纖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經營: 丙綸超細旦絲、丙綸細旦絲、細旦FDY絲、丙綸超細旦絲、丙綸高強絲、丙綸工業絲、丙綸普強絲FDY超細旦絲、丙綸超細旦絲、滌綸色絲、玉米纖維、玉米纖維DTY、玉米纖維FDY、丙綸FDY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