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即將進入尾聲,對于棉花來說,這一年走勢可謂波瀾起伏。在震蕩盤整兩年后,棉花在今年5月,借助對于新疆天氣憂慮這一東風,價格扶搖直上沖高至19000元/噸。然而市場擔憂的后期供應并沒有出現問題,國內產量并沒有如預期一般大幅度下滑。同時隨著貿易爭端的持續發酵,雖然棉花本身受到的影響并不大,但是整體市場景氣程度受到巨大沖擊,情緒整體悲觀。利空的整體缺失加上不佳的產業前景,使得棉花行情整體不振。從而催生了6月至今的一波緩慢下跌的行情。棉花期價經歷了一波短暫的“過山車”行情后,在年底又重新回到了年初15000元/噸的平臺。
在10月份新棉大量上市之后,國內棉花價格屢創新低,棉市寒風仍在猛烈地刮著。期市上,從上周到本周,鄭棉也迎來了七連陰。但最近三個交易日的小陽線,似乎有了止跌企穩的態勢。今日鄭棉主力1905合約早盤出現一波下跌,午后震蕩上行,報收15105元/噸,下跌0.2%,成交10.2萬手,持倉29萬手。
從目前國內供需情況來看,信達期貨農產品高級研究員張秀峰分析,18/19年棉花產量還是比較穩定,預估527萬噸,進口量同比小幅提升,達150萬噸。同時,總體消耗量為870萬噸,庫存預計從期初的618萬噸下降到425萬噸,庫存消費比預計48%左右,接近09/10年水平。從數據上看,這幾年棉花的去庫存卓有成效,同時,較低的庫存也為棉花行情提供了必要的支撐。“但我們認為短期內,僅靠庫存較低,棉花還不具備上漲的條件,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需求提升緩慢是核心因素。2019年棉花可能仍然是偏弱走勢,但是隨著庫存的下降,底部也會越來越堅實。”
此外,在鄭棉持續下跌之時,也出現對外盤跟跌不跟漲的情況。USDA在此前公布的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止11月15日當周,美國2018/19棉花出口凈銷售210500包;2019/20年度棉花出口凈銷售31700包,市場較為擔憂美棉或繼續拖累鄭棉下行。但張秀峰表示,雖然目前美棉目前出口數據不佳,說明需求出現了一定的問題。這里面可能有中國的因素,理論上也會拖累到鄭棉。但是實際情況下,棉花的內外盤相對來說生態比較獨立,由于棉花的進出口管控度比較高,近期國內市場走勢相比美棉波動小,也更為穩定。
“短期來看,市場最關心的還是G20峰會中美兩國領導人會面的結果是否能夠給整個資本市場帶來好消息。雖然棉花基本面的提升可能比較有限,但是市場壁壘打開會給整個商品市場注入活力。”張秀峰表示。
而從中長期來看,他認為棉花可能會進入一個筑底期,在庫存不斷下降,如果出現需求的高峰,可能會給棉花帶來一波上漲大行情。未來關注的核心因素首先是中美貿易摩擦的進展,其次是棉花庫存的下降情況,最后是市場終端能否有大的需求。
浙江旭日纖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經營:玉米纖維、 丙綸超細旦絲、丙綸細旦絲、細旦FDY絲、丙綸超細旦絲、丙綸高強絲、丙綸工業絲、丙綸普強絲FDY超細旦絲、玉米纖維、滌綸色絲、玉米纖維、玉米纖維DTY、玉米纖維FDY、玉米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