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炙熱的陽光下,一株株冒出地面已經30厘米高的棉苗在微風中搖曳著嫩綠的葉片。放眼望去,整片棉田連片種植,地塊整齊,棉苗健碩。
眼下沙雅縣棉花已進入田間管理關鍵期。6月12日在沙雅縣古勒巴格鎮的一棉田中,看著農民陳玉平在地里進行標準化生產作業,除草、中耕、病蟲害防治等一氣呵成,村民投來羨慕的眼光。
指著生長正旺的棉花,陳玉平介紹起發展現代農業好處:“今年我們采用多功能一體化精量播種機,相比傳統播種方式,提高播種質量,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2018年沙雅縣圍繞棉花產業產供銷一體化建設,吸納棉花專業合作社、軋花企業、紡織企業,農機、農技、種子等部門,共同組建阿克蘇棉花產業聯盟沙雅縣分部,以訂單種植方式建立優質棉花示范區,古勒巴格鎮是示范區之一。通過建立示范區,在提高棉花品質的同時,讓棉花產業真正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通過建立棉花產業聯盟這種合作關系,有效解決農戶、軋花廠、棉紡企業(合作社)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資金、技術、管理、物資、銷售等環節出現的問題,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效益,擴大規模,做大市場,做強品牌。”說起地區的棉花產業聯盟建設,地區農業產業化服務辦公室主任劉同友說,沙雅縣組建阿克蘇棉花產業聯盟分部只是地區大力推進棉花產業聯盟建設的一個縮影,棉花產業聯盟建設有力地促進地區現代農業發展。
據悉,2018年地區按照“適度集中、節本增效、提高品質、穩定總產”的原則,劃定棉花主產優勢區組建棉花產業聯盟,建立起棉紡企業+棉花加工廠+農戶(合作社)+政府部門的棉花生產聯合體,初步在沙雅縣、阿瓦提縣等建設6個區域聯盟(分部),引導棉區內部種植結構和品種結構調整,提高棉花品質,延長棉花產業鏈,增強棉花產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6月12日從地區召開的棉花產業聯盟座談會上獲悉,為促進棉產業向現代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地區發改委、工信局、種子站及棉花制種企業、棉花加工企業(合作社)、棉紡企業、棉花種植大戶等,為組建阿克蘇棉花產業聯盟建言獻策。會議研究決定,通過兩種途徑建立組建阿克蘇棉花產業聯盟。一種是通過大型棉花加工企業直接流轉農戶土地,并與各類開展社會化服務的合作社開展合作,實行有組織、有針對性地統一管理、統一服務,提升棉花質量;第二種是通過訂單模式建立“農戶+合作社+企業”聯合體,由棉紡企業提出皮棉收購標準,棉花加工企業提出籽棉種植標準,農戶按照標準從事生產,制種企業根據種植要求研發合適的棉種,構建利益共享的共同體,增強市場話語權。
浙江旭日纖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經營:玉米纖維、 丙綸超細旦絲、丙綸細旦絲、細旦FDY絲、丙綸超細旦絲、丙綸高強絲、丙綸工業絲、丙綸普強絲FDY超細旦絲、滌綸色絲、玉米纖維、玉米纖維DTY、玉米纖維FDY、丙綸超細旦絲。